門診醫院污水處理工藝及門診醫院污水處理設備設計說明
門診污水處理設備方案設計采用*的生物處理工藝,在總結國內外生活廢水處理設備的運行經驗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工程實踐,設計出一種可地埋設備的成套污水處理設備,集去除BOD5,COD、NH3-N于一身,具有技術性能穩定可靠、處理效果好、投資省、自動化運行、維護操作方便、不占地表面積、不需蓋房、不需采暖保溫的優點。地面之上可種花種草,不影響周圍環境。
一、概述
門診醫院污水的處理一直都是我們國家非常重視的環保處理問題。國家通過很多的政策來推動環保的開展。在這么十幾年的搭理推廣下,我們國家的環保相關的政策已經非常的完善。
而環保的市場也有著很大的進步。
對于水來說,我們需要更優質的水來進行日常的引用和食用。而水的利用率卻不高。所以對于廢水的處現在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舉措。
門診醫院污水水質中含有大量的細菌、病毒、蟲卵等致病病原體外,還含有化學藥劑和放射性同位素,具有空間污染、急性傳染和潛伏性傳染等特征,危害性很大的特點。
門診醫院污水處理設備 醫院醫療污水處理系統 醫院醫療污水處理主要包括污水的預處理、物化或生化處理和消毒三部分。為防止病原微生物的二次污染,對污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污泥和廢氣也要進行處理。
一、門診污水處理設備方案設計預處理 醫院污水進行預處理的主要目的是去除污水中的固體污物,調節水質水量和合理消納糞便,利于后續處理。
1、化糞池 用于醫院污水處理的化糞池主要有普通化糞池和沼氣凈化池。 普通化糞池和沼氣凈化池的原理是通過沉淀的作用先將有機固體污染物截留,然后通過厭氧微生物的作用將有機物降解。沼氣凈化池處理效率優于普通化糞池。 化糞池的沉淀部分和腐化部分的計算容積,應按《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范》(GBJ15-88)。污水在化糞池中停留時間不宜小于36h。對于無污泥處置的污水處理系統,化糞池容積還應包括貯存污泥的容積。
2、預消毒池 預消毒的目的是降低污水中病原微生物的含量以減少操作人員受到病原微生物感染的機會。
(1)傳染病醫院病人的排泄物進行預消毒后排入化糞池。
(2)傳染病醫院污水在進入污水處理系統前必須預消毒,預消毒池的接觸時間不宜小于0.5小時。常用的消毒劑有次氯酸鈉、過氧乙酸和二氧化氯等,糞便消毒也可采用石灰。
(3)對于普通綜合醫院,可不設預消毒池。
(4)生化處理如采用加氯進行預消毒則需進行脫氯,或采用臭氧進行預消毒。
3、格柵 在污水處理系統或水泵前宜設置格柵,格柵井與調節池可采用合建的方式。
(1)傳染病醫院的格柵應選用自動機械格柵;在普通醫院宜選用自動機械格柵(小規模可根據實際情況采用手動格柵)。
(2)格柵井應密閉,設置通風罩,收集廢氣以進行集中處理;
(3)柵渣與污水處理產生污泥等一同集中消毒,外運焚燒。消毒可采用巴氏蒸汽消毒或投加石灰等方式。 (4)設計應遵循《室外排水設計規范》GBJ 14-87(1997)等有關規定。
4、調節池 (1) 醫院污水處理應設調節池。連續運行時,其有效容積按日處理水量的30~40%計算。間歇運行時,其有效容積按工藝運行周期計算。
(2) 調節池宜分二組,每組按50%的水量計算。
(3) 調節池應采用封閉結構,設排風口,防沉淀措施宜采用水下攪拌方式。
(4) 調節池產生污泥定期清淘,與污水處理產生污泥一同處理。 加強處理效果的一級處理 加強一級處理效果宜通過兩種途徑實現:對現有一級處理工藝進行改造以加強去除效果和采用一級強化處理技術。
二、一級強化處理 醫院污水的一級強化處理一般采用混凝沉淀、過濾、氣浮等工藝。過濾的固液分離方式需要反沖,操作管理較為復雜,而氣浮工藝中氣體釋放易導致二次污染。所以醫院污水中一般采用混凝沉淀工藝。 醫院污水的一級強化處理宜采用混凝沉淀工藝。混凝、沉淀池應分二組,每組按50%的水量計算。
1、污水處理量小于20m3/h時,沉淀池宜設備化,可采用鋼結構或其他結構形式的一體化設備,池形宜為豎流式或斜板沉淀池。當污水處理量大于20 m3/h時,沉淀池宜為鋼筋混凝土結構,池形宜為豎流式或平流式沉淀池。
2、當沉淀池體采用鋼結構時,必須采取切實有效的防腐措施。
3、當采用斜板沉淀池,必須設置斜板沖洗設施。其他形式的沉淀池需采取便于清理、維修的措施。 4、設計應遵循《室外排水設計規范》GBJ 14-87(1997年版)等有關規定。
4.2.1對現有一級處理工藝進行加強處理效果的改造 改造應根據實際情況,充分利用現有處理設施,對現有醫院中應用較多的化糞池、接觸池在結構或運行方式上進行改造,必要時增設部分設施。 有改建場地時,可將調節池用作沉淀池,在化糞池旁增設調節池。 場地不足時可在地面上增設混凝沉淀池。
三、生物處理 醫院污水采用生物處理,一方面是降低水中的污染物濃度,達到排放標準;另一方面可保障消毒效果。生物處理工藝主要有活性污泥法、生物接觸氧化法、膜生物反應器、曝氣生物濾池和簡易生化處理等。
1. 工藝特點 活性污泥工藝的優點是對不同性質的污水適應性強,建設費用較低。 活性污泥工藝的缺點是運行穩定性差,容易發生污泥膨脹和污泥流失,分離效果不夠理想。
2. 設計參數 (1)曝氣池和二沉池設計遵循《室外排水設計規范》GBJ 14-87(1997)有關規定; (2)曝氣池污泥負荷根據出水有機物和氨氮要求,需要時應滿足硝化要求。
3.適用范圍 傳統活性污泥法適用于800床以上水量較大的醫院污水處理工程。對于800床以下、水量較小的醫院常采用活性污泥法的變形工藝——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 SBR工藝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種變型。SBR按周期循環運行,每個周期循環過程包括進水、反應(曝氣)、沉淀、排放和待機五個工序。SBR單個周期的進水、反應、沉淀、排放和待機都是可以進行控制的。每個過程與特定的反應條件相(混合/靜止,好氧/厭氧),這些反應條件促進污水物理和化學特性有選擇的改變。 SBR工藝具有流程簡單、管理方便、基建投資省、運行費用較低、處理效果好及設備國產化程度高等優點。
4.3.2生物接觸氧化工藝 生物接觸氧化工藝采用固定式生物填料作為微生物的載體,生長有微生物的載體淹沒在水中,曝氣系統為反應器中的微生物供氧。由于生物接觸氧化法的微生物固定生長于生物填料上,克服了懸浮活性污泥易于流失的缺點,在反應器中能保持很高的生物量。
1. 工藝特點 (1)生物接觸氧化法沖擊負荷和水質變化的耐受性強,運行穩定。
(2)生物接觸氧化法容積負荷高,占地面積小,建設費用較低。
(3)生物接觸氧化法污泥產量較低,無需污泥回流,運行管理簡單。
(4)生物接觸氧化法有時脫落一些細碎生物膜,沉淀性能較差的造成出水中的懸浮固體濃度稍高,一般可達到30mg/L左右。
2. 設計參數 (1)生物接觸氧化池的填料應采用輕質、高強、防腐蝕、易于掛膜、比表面積大和空隙率高的組合體。
(2)生物接觸氧化法已在實際中*應用,有關工藝參數見《室外排水設計規范》GBJ 14-87(1997年版)等相關的設計手冊。
1
在污水處理系統的設計中,本著技術*適用、工藝措施針對性強、系統可靠穩定、運行易開易停,一次性投資與日常運行費用綜合省、大限度的減少場地占用面積及大限度的使用原有的處理設施的原則;通過對目前國內外同類醫療污水處理技術的綜合分析,特別是相同工程的實際經驗,本項目擬采用"水解酸化+接觸氧化+沉淀+二氧化氯消毒"工藝進行污水處理。醫療污水首先采用自制格柵去除其中較大的雜質和漂浮物,再經調節池調節水質水量后污水依次排入水解酸化池和接觸氧化池,經生化處理后的污水再經沉淀池沉淀后流入消毒池,污水在消毒池中經二氧化氯消毒處理后達標排放。在實際的每一階段,均進行了充分的多方案比較,得出優化的工藝。
2 中醫門診部污水處理設備設計原則
[1] 在設計過程中本著*、合理、實用、可靠、經濟的原則進行設計,采用*、實用、成熟、可靠的處理工藝,滿足水質波動較大、水量不穩的進水要求,確保污水處理達標排放。
[2] 采用合理工藝,合理布置,在提高系統總體效率的基礎上恰到好處的對污水處理工藝進行優化設計;盡量降低工程造價,在保證系統安全、經濟、穩定運行的前提下,以小的投資達到良好的處理效果。
[3] 采用運行費用較為合理的處理工藝,提高污水的處理效果的同時,減少設備投資費用。降低運行費用和降低投資費用,給業主帶來優的經濟效益。
[4] 采用*可靠的技術設備及自動控制系統,在污水處理過程中充分實現自動化優化控制、減少管理維修工作量的主要設施與設備平面及高程的針對性工程設計,操作管理方便可靠。
[5] 設計中盡量采用低噪節能的動力設備,并采取減震,降噪等措施,以防止噪聲污染。
[6] 污水處理工程整體環境與周圍環境相協調;在工程占地面積小的情況下,采用合理的布局,對處理工藝進行優化設計。
3 設計范圍
本方 案設計范圍為污水處理工程的全部處理工藝設計,包括設備選型、安裝工程等直接工程和本工程的設計、調試、培訓等間接工程;但不包括處理工程土建施工以及外部供電、引水、排水和綠化、道路等輔助工程,也暫不考慮污水處理站的通訊、交通運輸和供配電、供熱、采暖等輔助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