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東表面處理廢水處理設備一體化污水凈化
1. 前段預處理廢水,主要是除油、酸洗、磷化等,各類五金、汽配、水暖鍍件等表面涂覆的油類物質
2. 鍍件清洗廢水,包括含銅、含鎳、含鉻、含鋅、含氰、焦磷酸鹽廢水等
3. 電鍍槽液,由鍍槽底部所沉淀的一些具有較多雜質的液體以及過濾機械和水泵之間出現不可避免地滲透情況時也會造成廢棄鍍液的產生
二、表面廢水主要污染物:
1. 有機污染物。如石油類、煤油、苯系物等
2. 重金屬。如鉛、汞、鉻、鎘等
3. 化學物質。如氯化物、氟化物、硫酸鹽等
4. 生物性污染物。如藻類、細菌、病毒等
三、表面廢水的處理及工藝:
表面處理廢水需要分質分流進行處理,不同工藝所含有的有害物質會有所不同,特別是電鍍廢水,分質分流處理可以針對其含有的有害物質進行處理,更有利于回收有用資源。
一般采用工藝:
拋光廢水:調節→凝結反應→沉淀→水解酸化→好氧→二沉
表面活性劑具有良好的洗滌、潤濕、乳化及增溶等特性。表面活性劑廢水來源很廣,如家庭廚房廢水、酒店賓館廢水、洗衣房廢水中均含有陰離子表面活性劑(LAS),洗滌、化工、紡織等行業也產生大量含表面活性劑的廢水。
LAS屬于生物難降解物質,我國環境標準中把它列為二類污染物質。表面活性劑被使用后大部分形成乳化膠體狀物質隨著廢水排入自然界,其首要污染物LAS進入水體后,與其他污染物結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分散性的膠體顆粒。陰離子表面活性劑具有抑制和殺死微生物的作用,而且還抑制其他有毒物質的降解,同時表面活性劑在水中起泡而降低水中復氧速率和充氧程度,使水質變壞,若不經處理直接排入水體,將造成湖泊、河流等水體的富營養化問題;LAS還能乳化水體中其他的污染物質,增大污染物質的濃度,提高其他污染物質的毒性,而造成間接污染。表面活性劑生產廢水及廚房廢水、洗浴廢水、洗衣廢水等含LAS的廢水,對動植物和人體慢性毒害作用較大。
泡沫分離法是指向廢水中通入空氣,生成氣泡,使廢水中的LAS吸附于氣泡表面上,升至水面富集形成泡沫層,除去泡沫層,將LAS從廢水中濃縮分離出來的過程。泡沫分離法在我國已工業化,運行良好。分離形成的泡沫可用消泡劑如硅酮、真空或機械消泡器去除,濃縮液回用或進一步處理。目前泡沫分離對COD的去除率不高,只有50%左右,因此需與其他方法連。
膜分離法指利用膜的高滲透選擇性來分離溶液中的溶劑和溶質。可用膜分離中的超濾和納濾技術來處理LAS廢水。當廢水中的LAS主要以分子和離子形式存在時,用納濾技術處理效果更好。
吸附法的吸附劑主要包括活性炭、吸附樹脂、硅藻土、高嶺土等。常溫下對表面活性劑廢水用活性炭法處理效果較好,活性炭對LAS的吸附容量可達到55.8mg/g,活性炭吸附符合Freundlich公式。但活性炭再生能耗大,且再生后吸附能力亦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因而限制了其應用。
在對表面活性劑使用的過程中,使得產品的性能以及生產工藝得到改善,因而被廣泛應用在工農業以及日常生活當中。其中,在合成洗滌劑當中,就添加了表面活性劑,對生態環境帶來了嚴重的污染。由此可見,深入研究并分析表面活性劑廢水處理技術與運用實踐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1、表面活性劑廢水特點闡釋
由于表面活性劑廢水的來源相對廣泛,所以與普通生活污水存在本質的區別。表面活性劑廢水的特點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表面活性劑廢水的pH值偏高,偏弱堿性,且pH值一般控制在8-11之內;另一方面,表面活性劑廢水成分具有明顯的復雜性特征。通過深層分析可以發現,表面活性劑會對難溶性物質加以包裹,并且形成膠體,所以在含有表面活性劑的同時,也包含了磷酸、不飽和脂肪酸與蛋白質等多種助劑和油類物質。另外,廢水來源不同,其COD的差異明顯,所以也屬于處理難度較大的有機工業廢水。
2、表面活性劑廢水處理技術的實踐運用
2.1 微電解處理技術
對表面活性劑廢水處理中,微電解處理技術的應用較為頻繁,屬于新型的技術。該處理技術指的就是將粒子充填至電解反應器當中,在外加直流電場的作用之下,導電粒子會發生極化,最終形成微小的電解槽。當處于特定的操作條件下,就會在裝置的內部形成羥基自由基,同時還有產生新生態的混凝劑。在這種情況下,由表面活性劑所產生的廢水污染會就會出現類型多樣的反應現象,在短時間內去除廢水當中含有的污染物。現階段,對于微電解處理技術的研究重點集中在微電解處理技術和其他技術的聯合使用方面。其中,有學者將微電解與混凝法相互結合,對高濃度LAS廢水進行處理,了解了pH值、混凝土沉淀以及鐵炭比對于處理效果產生的影響。通過對兩種處理技術的聯合應用,使出水當中COD與LAS都滿足了排放的標準要求。
啟東表面處理廢水處理設備一體化污水凈化
2.2 生物氧化處理技術
伴隨生物技術的全面可持續發展,通過對微生物的運用治理環境污染問題的重要性也逐漸突顯出來。在表面活性劑廢水處理中引入生物氧化處理技術,因具體的方法與使用的設備簡易且具有較強的處理能力,所以被廣泛應用站在實踐過程中。而對于處理工藝而言,生物膜、活性污泥與UASB的應用最常見。如果表面活性劑處于曝氣的狀態,很容易出現大量的泡沫。由此可見,在設計該工藝的過程中,應選擇不厭氧的方法完成預處理,隨后采取好氧處理的措施。
2.3 泡沫分離處理技術
所謂的泡沫分離,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吸附原理是最重要的依據。其中,由于溶液內所含溶質表面活性是不同的,所以水中如果含有表面活水劑就會出現鼓泡的情況。這樣一來,若表面物質活性較強,則會最先在分散相或者是連續相的界面位置被吸附。在此基礎上,通過靈活運用浮力原理,可以上升至溶液的上部,隨即產生泡沫層,實現泡沫層與液體主體分離的目標。當泡沫被分離以后,即可通過破泡處理手段,有效地達到獲取富集產物的目標。在加入絮凝劑的同時,絮凝沉淀的任務也隨即完成。此時,絮凝物就會在壓濾的作用下成渣,而上清液返回并進行再次處理。
2.4 混凝沉淀處理技術
一般來講,混凝沉淀處理技術就是集中廢水當中的膠體粒子與微小的懸浮物,最終將其去除。因為表面活性劑濃度不高,所以在水體當中的存在形式主要是分散或者是吸附于膠體顆粒的表面,因而合理地選擇藥劑對水中所含表面活性劑進行處理具有一定的可行性。當前,很多水廠在常規水處理的過程中,會選用混凝沉淀的處理技術,進而達到去除污染物的效果。
2.5吸附分離處理技術
吸附分離處理技術是物理化學技術的一種形式,活性炭吸附廢水當中的LAS容量相對較大,在常溫環境中,每克活性炭能夠吸附55.8毫克的LAS,但是再生的難度,即便能夠再生,吸附能力也會明顯降低,所以對吸附分離處理技術應用需要投入大量的費用。而天然粘土礦物吸附劑,特別是硅藻土,價格不高且應用廣泛,但實際的吸附容量與速度仍需不斷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