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企業進入創新層 加速并購勢能釋放
脫鉤環評機構,肥肉還是坑?15年初《全國環保系統環評機構脫鉤工作方案》出臺,自此環評機構脫鉤成為中央和地方環保系統轟轟烈烈開展的大運動。15年底,宣布當年完成150多家機構的人員和資產剝離,而16年還將再完成200家。市場化公平競爭的大趨勢,無疑將使環評這一細分市場的發展更加健康,而脫鉤的這一過程,也讓一些環保企業看到了其中的機遇。
5月,廣西博世科環保就以對廣西環科院的環評資產的收購成為了個吃“環評機構”的公司。3024萬元交易對價換來的是環科院剝離出的無形資產,包括客戶資源、人力資源(涉及環評工程師22名)、環評技術以及重要的環評資質。博世科也為此成立了一家環評業務實體公司:廣西博環環境咨詢服務有限公司,以開展環評業務。對此次交易的目的和意義,博世科的表述為:“作為廣西本地環保,公司整體接收環科院環保公司的環評業務,有利于增強公司的環境評價能力,進而通過環境評價能力和環境治理能力的協同和互補優勢,有力促進公司形成‘咨詢、診斷、治理、運營’的一體化綜合競爭能力。”——看起來不錯,那么這類以脫鉤的環評機構為標的的并購到底是有利可圖、意義重大還是跳了大坑呢?
從企業的分類而言,博世科是一家以廣西本土市場為主要業務收入來源的區域型綜合環保公司,植根于湖南市場的永清環保是其不錯的對標。而永清環保恰好有環評咨詢業務(持有乙級資質)。據該公司歷年年報,2011-2014年環評業務的收入一直不溫不火,收入在1000萬元左右,但15年實施環評脫鉤之后,業務收入暴增178%——達到2495萬元,脫鉤的的確確激活了環評市場的活力。由此來看,即使不算上標的帶來的客戶資源等戰略價值,脫鉤標的本身也確有著不錯的盈利預期。
宇墨咨詢認為,對于深耕區域市場、客戶為工業企業的大中型綜合環保企業,收購環保系統剝離出的環評機構不失為在業務拓展和戰略布局上有意義的嘗試。隨著脫鉤工作的不斷推進,在未來一兩年的窗口期內還將有數百家機構成為潛在標的。
新三板環企的并購勢能。新三板環保企業終于在融資和并購領域邁出了一大步。5月底,從事環保核心設備制造的掛牌企業河北恒盛環保宣布定向增發融資1.2億元全部用于收購同業公司北京能泰高科環保以增強技術實力,標的公司將為買方增添13項膜產品相關。此項收購是兩百多家掛牌環保企業近期實施的次重大收購。隨著新三板分層落地,將有二十多家較為的環保企業進入創新層,其對資本的吸引力將有所增強。相應的,作為中國環保產業格局中的一股重要力量,這些掛牌企業的收購需求和勢能將開始逐步釋放。
再看餐廚市場,小型化項目或將成為主流。從事建筑工程的香港上市公司創業集團意圖通過收購在中國餐廚垃圾處理市場分一杯羹,其斥資超過1億元人民幣接連控股位于蘇州和湖南兩家餐廚垃圾處理企業,除餐廚項目之外,創業集團也可憑此收購獲得標的公司持有的荷蘭厭氧處理技術。
行業層面,5批試點,數百個項目的大干快上之后,餐廚垃圾處理行業在近期進入了一個相對平靜的時期。環境管理部門正對這些項目進行廣泛的評估以調整和制定下一階段城市餐廚垃圾管理思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在技術層面這些項目似乎都沒有太大的難點,而大的問題在于“喂不飽”,運行處理量達不到設計規模——這無疑極大地影響了餐廚項目的社會和經濟效益。若以此為考量,對于日后新建的項目甲方或許將傾向于較為小型化的項目(如100噸以下)。事實上,幾批試點項目就已出現此趨勢,200噸以上的大型項目多集中在批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