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環境治理的基礎,環境監測行業在“十二五”期間的政府高度重視下,形成了以大氣、水等污染源監測為主的國家環境監測網絡。目前,“十三五”環保規劃是以提高環境質量為核心,預示著我國環保行業正在迎來以環境質量監測為主的里程碑發展機遇。
在“十二五”的政策熱潮下,我國環境監測行業發展迅速,雖市場規模較小,但市場增量可期。2014年,環境監測儀器整體銷售額達到196.4億元,實現11—14年的復合增長率約為22.14%。不過,相比大固廢、煙氣治理、水務處理三大板塊,環境監測板塊的市場規模較小,2014年占環保行業約為3.98%,僅為水務處理行業的1/13。
更為利好的消息是,由于環境監測的基礎性,水、氣、土板塊持續的市場需求,也刺激了對環境監測行業的需求。當前因覆蓋面廣和監測深度等因素,污染源監測產業份額高,14年占監測市場約為49.24%,11-14年的復合增長率約為25.95%;環境質量監測產業份額位居第二,14年占監測市場約為36.25%,11-14年的復合增長率約為20.79%。但在“十三五”期間,我國環境監測行業將由污染源監測為主的階段,轉向環境質量監測為主的階段。
民營市場有望崛起
而事實上,與環境監測如火如荼相對應的是,我國第三方監測亦迎來艷陽天。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第三方監測行業發展趨勢與投資決策研究報告》顯示,第三方監測市場2013年到2015年增速保持在18%左右,2015年國內監測市場規模超過1350億元,未來依然會保持高速增長。
在國內的監測市場上,主要由國家監測、企業內部監測和第三方監測機構監測構成。政府強制性監測是監測市場的主體部分,目前國家監測機構利用其傳統壟斷優勢占據此領域;外資監測機構與民營監測機構構成獨立第三方監測的主體,占據除政府強制性監測之外的市場。
我國各類對外開展檢驗監測服務的實驗室資源總量約為2.8萬多家,但大部分都為國有。但國有監測機構主要有兩個問題:一是大部分的監測機構由于長期的壟斷地位造成市場服務意識僵硬、缺乏品牌影響力和競爭力,自主擴張能力較差,盈利能力不足。
其次,一些地方基層技術監督部門的檢驗監測機構,領有創收任務,利用行政權力增加檢驗監測機構收入,本來檢驗監測機構是為企業服務的,結果變成了企業的負擔。目前,國有監測機構憑借其壟斷優勢占據了55%以上的市場份額,而民營監測機構起步較晚,資本實力小,經過幾年的快速發展,市場份額接近10%。未來我國的民營第三方監測機構具有較大發展空間,可以力爭與外資監測機構平分第三方監測市場。
眾所周知,監測行業作為易守難攻的行業,民營機構的數量會大大的增加,比例也會持續的增加,但未來也會有很多機構退出“舞臺”。民營機構作為重要的市場主體之一,民營第三方監測機構未來將會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能否擠掉數據水分
而公眾聚焦的監測數據造假問題能否通過市場的力量蕩清,目前依然是一個問號。
在眾多業內人士看來,環境監測包括企業日常監測、項目驗收監測、環保部門的執法、監督性監測等。在這由環境監測站主導的單一管理體制下,其中的數據造假等問題早已是業界知曉的沉疴,不僅有媒體曝光,而且環保部及地方環保部門多次點名通報。“監管是環保局,監測是監測站,都是一條褲子的,大家不相信這些數據。”湖南一家第三方檢測公司副總說,“市場化是沒辦法阻擋的。”
不過,應對數據造假,并非放開市場的主要原因。在不少受訪者看來,主因是監測任務繁重而監測站人手不足。“一來監測站人力不夠;二來監測站可能是收支兩條線,多做也沒有額外報酬。從這個角度來說,開放給第三方,他們的積極性是很強的。”北京市城市排水監測總站有限公司技術研發總監范云慧說。
第三方檢測機構同樣面臨著監測數據的“誠信危機”。福建一家監測公司負責人坦言:“第三方監測主要的問題,和國有監測站面臨的問題是差不多的。”“在這個市場里,規范和不規范的做法,成本多相差十倍。”他舉例,“像環評監測,本底監測六個點位,連續監測七天,每個點位起碼要一個人值守,再加上兩個采樣車的司機、后勤輔助人員,少要十個人才能完成任務。這是規范的情況。如果不規范,就是沒到現場,連監測儀器的采樣口都沒開就可以出報告。”
“從行業上來講,對這個制度的推出非常歡迎。大家都感覺到很興奮,以前必須靠關系、走門路做的一些事情,現在通過社會化服務,可以靠自己的技術、能力去競爭了。”業界資深人士楊斌說,“但是轉變可能需要有個過程,市場化、社會化服務的推動進度怎樣,是大家比較擔憂的。”
放得開也要管得住
但客觀分析,到目前為止,環境監測的市場潛力并未完全被挖掘。目前第三方檢測企業所承接的主要業務,還只是環保部門直屬監測機構原來負責的傳統業務,如“三同時”驗收監測,水、氣自動站運維等。這些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環境監測機構的工作壓力,但企業自測等可市場化的業務板塊并未真正打開。
很多第三方檢測企業的經營遭遇瓶頸,面臨隊伍不穩定、投資收回慢等實際困難。第三方檢測企業在生產業績不佳、資金周轉壓力大的情況下,就有可能采取數據弄虛作假等手段降低成本,甚至出現監測人員不去現場,只是依據歷史資料編報告書的事例。
一方面,第三方檢測企業監測能力的形成需要時間積累,打造技術過硬的監測隊伍不是朝夕之功;另一方面,很多監測工作具有連續性,特別是一些趨勢分析需要追溯歷史數據。只有每年的數據都真實、準確、可靠,發現的規律才有價值。
此外,加強對第三方檢測企業的質量控制,成了如今業界的一致觀點。2007年原國家環保總局發布的《環境監測管理辦法》第21條規定,“經省級環境保護部門認定的環境監測機構應當接受所在地環境保護部門所屬環境監測機構的監督檢查”。環保部門有權對第三方檢測企業開展質量控制。對其進行技術指導既是正常履職,避免了瀆職失職風險,也有利于幫助第三方檢測企業提高業務水平。
面對已成規模的環境監測市場,為防范劣幣驅逐良幣的情況發生,必須加強市場監管,深入第三方檢測企業開展質控檢查。對有意弄虛作假監測數據的行為零容忍,使其一次失信,處處受制。惟有如此,第三方檢測企業才會敬畏游戲規則,牢固樹立質量意識。如果每個第三方檢測企業都能自我約束,那么,環境監測市場必然放得開也管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