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7年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以來,畜禽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得以重視,迎來了政策支持和技術升級,至今已達成重大成就,近日提出的“30·60”碳中和目標,更是將該行業推向了新的高潮。加快推進畜禽廢棄物處理和資源化利用,是加速鄉村生態文明建設、實現碳中和目標的重要舉措之一,也對改善6億多農村居民的生產生活環境有重大意義。
本文探討了中國畜禽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現狀及未來趨勢,以期為相關企業的未來發展,尤其是企業高管的決策與管理提供啟迪:
“十四五”將保持5.6%的復合增長到2025年實現1640億元
中小型養殖場及養殖散戶將成為發展重點
第三方企業重要性升級
直接還田利用成為重點方向,力求打通最后一公里
行業發展現狀
近年來,為響應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我國農業農村部及生態環境部陸續推出相關政策,明確將畜禽廢棄物資源化利用作為鄉村生態振興建設的重要內容:2016年初,農業農村部會同有關部門提出重點推進大型畜禽養殖場廢棄物資源化;同年6月,農業農村部等六部委發布《關于加快推進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試點的方案》,試點縣養殖場配套畜禽廢棄物處理設施建設明顯加速;2021年初,生態環境部發布《關于統籌和加強應對氣候變化與生態環境保護相關工作的指導意見》,提出通過加強畜禽廢棄物污染治理和綜合利用等措施,推動實現減污降碳協同效應。
截至2020年底,我國已累計安排中央資金296億元(約占農業補貼的1/6),支持723個項目縣整縣推進畜禽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全國13.3萬家大型畜禽養殖場已全部配套畜禽廢棄物處理設施設備,配套率超過95%,基本解決了大型畜禽養殖場廢棄物處理和資源化問題。
據了解,規模以上養殖場畜禽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主流技術可分為三類:種養結合、清潔回用與達標排放(如圖1),其中種養結合應用范圍最廣,普適性強,包括沼氣發電、有機肥施放與直接還田三種利用方式,沼氣發電一般在大型養殖場應用,中型養殖場則應用有機肥施放與直接還田方式較多。需要注意的是,這三類方式均存在亟待解決的問題,例如沼氣發電成本較高,有機肥使用比例低,直接還田需滿足政府對于土地及排放濃度的要求。
同樣值得關注的是,中小型養殖場與養殖散戶產生的畜禽廢棄物明顯缺乏專業處理。由于設施不足、老化失修,其處理畜禽廢棄物的方式一般為堆漚腐熟后作為農家肥直接施放至自家農田中,難以滿足政府對于衛生學指標、臭氣濃度標準與農田灌溉水質標準等規定與要求(見圖2)。
未來五年的新變化
“十四五”將保持5.6%的復合增長到2025年實現1640億元
往前看,雖然難度更大但動力不減: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對畜禽產品的消費需求不斷上升,快速發展的畜牧業保證了畜禽產品供應,同時也讓畜禽廢棄物與日俱增。據農業農村部相關數據顯示,中國畜禽廢棄物年當前產量約為41.21億噸,其中畜禽直接排泄量19.7億噸,養殖過程污水排放產量21.51億噸,形成了巨大的治理需求。
考慮到我國畜禽廢棄物綜合利用率已達75%,且大型畜禽養殖場已基本完成畜禽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工作,辰于預計這一市場的未來增速將相較“十三五”有所放緩。假設2025年畜禽廢棄物綜合利用率達到80%以上,2030年達到85%以上,我們預計畜禽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市場規模在2025年、2030年將分別達到1640億元、2064億元,期間年復合增長率分別為5.6%、4.8%(如圖3)。盡管增速一般,但規模不小,同時畜禽廢棄物資源化利用作為鄉村生態振興、污水資源化利用與碳中和碳達峰的工作重點,不容忽視。
中小型養殖場及養殖散戶將成為發展重點
實現以上提到的目標(到2025年畜禽廢棄物綜合利用率達到80%),我們估算中小型養殖場與養殖散戶的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需從當前的58%提升至67%(如圖4,假設中國畜禽養殖場比例與中國畜牧協會統計生豬出欄比例相同[1]),中小型養殖場與養殖散戶將成為未來發展重點。
針對這些中小型養殖場及養殖散戶,未來的主要發展方式有兩種:一是對養殖散戶相對集中的村,集中規劃至符合養殖的場地建成養殖小區,并建設配套糞污設施;二是政府籌建散養密集村屯糞污收集設施與區域畜禽糞污處理中心,協議收儲小型養殖場與養殖散戶不能自行消納的養殖廢棄物制作有機肥。
第三方企業重要性升級
第三方企業主要通過直接參與政府招標項目或與養殖企業合作兩種方式入局這一市場。政府招標項目大多為政府付費,如入庫PPP則為“使用者付費+可行性缺口補助(如有)”的方式;與養殖企業合作的商業邏輯則在于收購廢棄物后資源化處理,形成生物天然氣、有機肥等,進行銷售后獲得收入(如圖5)。
在“政府支持、企業主體、市場化運作”的方針下,第三方企業正積極參與畜禽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市場,并有望在“十四五”發揮更大的作用。農業農村部與生態環境部2020年7月印發的《關于進一步明確畜禽糞污還田利用要求強化養殖污染監管的通知》中,明確糞污貯存設施總容積不得低于當地農林作物生產用肥的最大間隔時間內產生糞污的總量,配套土地面積不得小于《畜禽糞污土地承載力測算技術指南》要求的最小面積,對于配套土地面積不足的,應委托第三方代為實現糞污資源化,或進行污水深度處理后達標排放。顯而易見的是,中小型養殖場及養殖散戶“小而散”,很難在養殖場戶內部安裝配套畜禽廢棄物處理設施,往往通過統一收集、貯存、運輸,才能實現較低成本的資源化利用,第三方企業則順應了這種需求。
此外,多地政府在其政府工作報告中也屢次提及,將大力推廣第三方企業參與畜禽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市場,采取城鄉統籌、整區打包、建運一體等方式,支持第三方市場化主體承運養殖場畜禽廢棄物無害化處理設施,收集、貯存、運輸中小型養殖場及養殖散戶和無法就地就近利用的畜禽廢棄物,構建畜禽廢棄物資源化綜合利用市場運營體系。
直接還田利用成為重點方向,力求打通最后一公里
大型養殖場畜禽廢棄物產生分布相對集中,而種植業耕地分布則呈現“小而散”的特點,致使種養主體分離,“種地的不養豬,養豬的不種地”,種養分離的現象,一方面使就近就地還田利用仍處于種養主體的自主聯合、憑經驗施肥、粗放還田的狀態,糞肥施用技術、裝備及專業化服務組織等支撐滯后;另一方面,造成污水貯存設施不足、養殖場周邊配套種植面積不夠、配套建設糞水輸送管網太遠、購置糞水運輸車輛難以到達山區種植地等問題,畜禽糞肥還田利用的“最后一公里”仍未完全打通。
反觀發達國家發展畜禽養殖業,絕大多數采取既養畜又種田的模式,畜禽糞便有充足的土地可以利用、進行消化,例如美國明確規定超過一定規模的畜禽養殖場建場必須報批,獲得環境許可,同時美國大部分大型農場為農牧結合型,養殖場的動物糞便可以通過輸送管道或直接干燥固化成有機肥歸還農田。
根據2020年農業農村部對全國人大建議的答復,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以促進畜禽廢棄物就近就地科學還田利用為主攻方向,提升畜禽廢棄物還田和管理的精準化水平,加快構建農牧循環種養結合發展新格局。我們有理由相信,探索耕地地力保護補貼與畜禽廢棄物還田的銜接機制,以及構建畜禽廢棄物資源化利用長效機制的方式方法,將成為未來政策及技術的重點方向。
備注
[1] 根據中國畜牧業協會的統計,出欄生豬中59%來自年出欄量在500頭以下的養殖散戶,31%來自于年出欄量在500-10000頭的中小型養殖企業,約10%來自于年出欄量在10000頭以上的規模化養殖企業。
結語:
鄉村振興進入新征程,碳達峰、碳中和宏偉目標達成承諾更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畜禽廢棄物資源化利用作為鄉村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重要舉措,也正迎來拐點機遇。面對這塊千億級“大蛋糕”,相關企業方應抓住機遇,直面挑戰,趁著政策升級的強勁東風積極布局,重點關注中小型養殖場及養殖散戶,打通畜禽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最后一公里,從而打造新的業務增長點。
原標題:碳中和目標下,1200億畜禽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市場或將開啟新一輪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