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介紹
集中式地埋式生活污水處理設備
集中式地埋式生活污水處理設備——排水管道中生物膜主要菌群的代謝機理
控制管道中H2S、CH4的根本途徑是深入了解SRB、MA的菌群結構和特征,從代謝層面上抑制這2類菌群的生長繁殖。
1 SRB分類及代謝機理
SRB能夠利用氫、乙酸、脂肪酸、醇、芳香族化合物、部分氨基酸、糖、多種苯環取代基的酸類及長鏈溶解性烷烴等作為電子供體,除硫酸鹽外,富馬酸、二甲基亞砜、磺酸鹽等也可作為某些SRB的終電子受體,終產生H2S、乙酸、CO2等代謝終產物。
硫酸鹽的還原途徑如圖2所示,SO42−/SO32−本身氧化還原電位過低,SO42−須被激活成強氧化劑APS,之后再還原為S2−。污水中的有機碳源被降解時所產生的ATP和高能電子在這一途徑中被利用。某些SRB還可以利用硝酸鹽作為一氮源,進行同化代謝。
鐵碳微電解工藝的電解材料一般采用鑄鐵屑和活性炭或者焦炭,當材料浸沒在工業廢水(例如焦化廢水、電鍍廢水)中時,發生內部和外部兩方面的電解反應。一方面鑄鐵中含有微量的碳化鐵,碳化鐵和純鐵存在明顯的氧化還原電勢差,這樣在鑄鐵屑內部就形成了許多細微的原電池,純鐵作為原電池的陽極,碳化鐵作為原電池的陰極,在含有酸性電解質的水溶液中發生電化學反應,使鐵變為二價鐵離子進入溶液。此外,鑄鐵屑和其周圍的炭粉又形成了較大的原電池,因此在利用微電解進行廢水處理的過程實際上是內部和外部雙重電解的過程,或者稱之為存在微觀和宏觀的原電池反應。另外,為了增加電位差,促進鐵離子的釋放,也可在鐵碳微電解填料中加入一定比例催化劑。
發生電化學反應過程如下:
陽極(Fe):Fe-2e→Fe2+E(Fe/Fe2+)=0.44V
陰極(C):2H++2e→H2E(H+/H2)=0.00V
反應中,產生了初生態的Fe2+和原子H,它們具有高化學活性,能改變廢水中許多有機物的結構和特性,使有機物發生斷鏈、開環等作用。
若有曝氣,還會發生下面的反應:
O2+4H++4e→2H2OE(O2)=1.23V
O2+2H2O+4e→4OH-E(O2/OH-)=0.41V
Fe2++O2+4H+→2H2O+Fe3+
反應中生成的OH-是出水pH值升高的原因,而由Fe2+氧化生成的Fe3+逐漸水解生成聚合度大的Fe(OH)3膠體絮凝劑,可以有效地吸附、凝聚水中的懸浮物及重金屬離子,且吸附性能遠遠高于一般的Fe(OH)3,從而增強對廢水的凈化效果
污泥處理
焚燒處理先決條件充足
焚燒是使污泥中的可燃成分在高溫下充分燃燒,終成為穩定的灰渣。焚燒法具有減容、減重率高,處理速度快,無害化較*,余熱可用于發電或供熱等優點。濕污泥干化后再直接焚燒應用得較為普遍,沒有經過干化的污泥直接進行焚燒不僅十分困難,而且在能耗上也是極不經濟的。以焚燒為核心的污泥處理方法是*的污泥處理方法,它能使有機物全部碳化,殺死病原體,可大限度地減少污泥體積。
國內至少在以下幾個方面具備大力發展污泥焚燒處置的先決條件:一、國內固廢處理能力面臨較大缺口,對污泥的減量化提出更高要求;二、國內熱電廠、水泥窯、磚窯數量眾多,污泥經過預處理和初步的脫水濃縮后可運送至上述各類設施進行焚燒,只需要進行一定的工藝和設備改造,無需重建焚燒設施,減少了投資規模和資金壓力;三、近年來國內垃圾焚燒行業快速發展,在二噁英、飛灰控制等方面積累了大量經驗可供污泥焚燒借鑒,處理效果在重要指標上基本達到歐盟標準,二次污染風險大幅降低;四、現有和預期的補貼政策可顯著改善項目盈利能力。
污泥處理
焚燒項目比重大幅提高
從總體上衡量,“干化+焚燒”是現階段國內污泥處理的理想方案,其重要環節主要是在于污泥脫水和與焚燒設施的選擇。隨著國內外對污泥焚燒技術的研究,各種新型的污泥焚燒工藝與設備在實際工程中也得到應用,如污泥流化床焚燒工藝、與生活垃圾混合焚燒、利用現有工業用爐焚燒污泥、火電廠混合焚燒發電工藝、噴霧干燥+回轉式焚燒爐等。國內熱電廠、水泥窯、磚窯數量眾多,為污泥焚燒提供了多種途徑,可根據實際需要進行選擇。近幾年我國污泥焚燒處理明顯迎來了較快發展。
工藝簡介
膜生物反應器工藝(MBR工藝)是膜分離技術與生物技術有機結合的新型、的污水處理技術,目前該技術廣泛運用于排放要求高或者中水回用處理,在各方面均具有較大優勢。它是利用膜分離設備將生化反應池中的活性污泥和大分子有機物質截留住,省掉了二沉池。通過膜的截留可保證反應池中具有較高的污泥濃度,水力停留時間(HRT)和污泥停留時間(SRT)可以分別控制,難降解有機物可在反應池中充分降解。因此,MBR工藝通過膜分離技術大大強化了反應器的功能。
工藝特點
(1)出水水質優質穩定
由于膜的分離作用,分離效果遠好于傳統沉淀池,處理出水極其清澈,懸浮物和濁度接近于零,細菌和病毒被大幅去除,可以直接作為非飲用市政雜用水進行回用,用途較廣。同時,膜分離也使微生物被*被截流在生物反應器內,使得系統內能夠維持較高的微生物濃度,不但提高了反應裝置對污染物的整體去除效率,保證了良好的出水水質,同時反應器對進水負荷(水質及水量)的各種變化具有很好的適應性,耐沖擊負荷,能夠穩定獲得優質的出水水質。
(2)剩余污泥產量少
該工藝可以在高容積負荷下運行,由于MBR膜池內膜的截留,一次剩余污泥產量極低(理論上可以實現零污泥排放),降低了污泥處理費用。
(3)占地面積小,不受設置場合限制
生物反應器內能維持高濃度的微生物量,處理裝置容積負荷高,占地面積大大節省; 該工藝流程簡單、結構緊湊、占地面積省,不受設置場所限制,適合于任何場合,可做成地面式、半地下式和地下式。
(4)操作管理方便,易于實現自動控制
該工藝實現了水力停留時間(HRT)與污泥停留時間(SRT)的*分離,運行控制更加靈活穩定,是污水處理中容易實現裝備化的新技術,可實現微機自動控制,從而使操作管理更為方便。
(5)無需進行深度處理
的固液分離將污水中的懸浮物、膠體物質、生物單元流失的微生物菌群與已凈化的水分開,該工藝所采用的MBR膜孔徑為0.08-0.3μm,細菌不能通過,理論上無需消毒處理。因此采用該工藝不須經深度處理即可直接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