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山東地衛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動態>>產業鏈斷裂 中水回用難
一邊是日漸緊缺的淡水資源,一邊是白白排放的可用中水;一邊在遠距離調水,一邊又將身邊的中水放任自流。隨著水資源的日漸短缺和水環境污染的日趨嚴重,被稱為“第二水源”的中水回用日顯重要。
《經濟參考報》記者近期調查中了解到,以循環形態運行的中水回用產業,目前產業鏈基本處于斷裂狀態,上游的污水處理、中游的中水再處理和下游的回用客戶各自為政,致使我國大量的城市中水都白白排放了。
產業鏈上游缺少買家:中水只能排河道
中水也叫再生水,是污水處理廠處理的達標水,一般為二級處理。通常人們把自來水叫做“上水”,把污水叫做“下水”,而再生水的水質介于上水和下水之間,故名“中水”。
“現在不是缺少中水資源,而是缺少買家。”甘肅平涼市崆峒區給排水公司總高林在談到中水回用時說。“這是目前普遍存在的問題。”
崆峒區給排水公司所轄的平涼天雨污水處理廠是“十五”期間甘肅省的城區污水回用示范工程,總投資1.4億元,2005年10月建成,一期工程設計日處理污水3萬噸。
“目前的實際污水處理能力為每日1 .6萬噸。”天雨污水處理廠廠長楊文平說,“就是這1.6萬噸,也找不到下家。”
天雨污水處理廠的不遠處就是華能平涼電廠。楊文平說,當初之所以將兩個企業建設的如此之近,就是為了將這里處理的中水,用于平涼電廠的冷卻用水。
但是,平涼電廠基本不用天雨的中水“電廠已經做到了自身的水循環使用。”平涼電廠策劃部化水專工王振宇說,“加之目前使用的是空冷機組,冷卻水用量比濕冷機組減少了70%,所以外面的中水基本不用。”
甘肅水資源人均占有量為1100立方米,僅為全國人均占有量的1/2,屬于嚴重缺水地區。按道理,在這樣的缺水地區,中水的利用空間很大,但是中水的回用并不多。
記者在甘肅省采訪時,政府主管部門、污水處理廠和企業普遍反映,目前經過二級處理的中水量很大,但因沒有客戶,基本都是直排河道。
“甘肅每年的污水排放總量約為4.19億立方米。”甘肅省住房和城鄉*城市建設處處長胡松濤說“每年處理的污水量為2 .62億立方米,占總排放量的62.5%。”
從理論上說,2.62億立方米的污水處理量,就相當于2.62億立方米的中水量。“除了少量的綠化用水外,社會對城市中水回用很少。”胡松濤說。
*日前通報的今年*季度全國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運行情況顯示,截至3月底,全國設市城市、縣累計建成城鎮污水處理廠2996座,處理能力達到1.33億立方米/日,一季度全國城鎮污水處理廠累計處理污水89.20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9.89%。但是,中水回用量到底有多大,卻沒有一個統計數據。
那么,中水回用到底能給城市增加多少水量呢?一些業內人士粗略估算了一下,城市供水量的80%變為城市污水排入管網中,收集起來再生處理后70%可以安全回用。二者合計起來,即城市供水量的一半以上,可以變成中水回用到城市水質要求較低的用戶上,置換出等量自來水,相應可增加城市一半的供水量。
楊文平說,理論上,中水可用于工業生產、農業灌溉、城市景觀、市政綠化、生活雜用、地下水回灌和補充地表水等。
但記者了解到,目前,甘肅中水回用途徑很窄,基本都用在城市綠化方面。“單純就平涼市來說,面對日處理1.6萬噸的中水,僅用在綠化上,顯然是用不完的。”高林說。
產業鏈中游設施短板:中水回用掉鏈子
目前,我國污水處理廠處理的污水只要達到國家二級排放標準就算合格,但達到這個標準的中水在一些領域不能直接回用,還必須進行再處理。
記者了解到,在中水回用處理這個中游環節,由于許多污水處理廠和中水回用單位缺少再處理設施,同時缺少向客戶輸水的管網等工程設施,中水回用在這個環節就掉了鏈子。
記者了解到,目前,甘肅絕大多數污水處理廠沒有配套建設中水回用處理設施,在甘肅已建成和在建的69座污水處理廠中,有中水回用處理設施的只有兩座,設計處理能力2.35萬噸/日。
對中水的回用,國家制定了相應的標準。記者了解到,國家對中水進行農業灌溉制定了水質標準,污水經過二級處理后一般都能達到農業灌溉用水標準。而工業中水回用由于企業的產品不同,用水的水質標準也不同。電子工業的用水水質標準較高,循環冷卻水的用水水質標準相對低些。
“對一些工業用水來說,只有達到了一級B甚至一級A的標準,中水才能回用。”王振宇說“這就需要建設深度處理項目。”
而將中水回用于生活雜用水,如用于家庭衛生間沖洗馬桶用水,擦地面用水以及小區內坑塘補充水,小區道路噴灑水,樹木、草坪、鮮花澆灌水等,也要進行處理。楊文平介紹,依據生活雜用水水質標準,二級污水處理廠的出水再進行進一步處理才可作為生活雜用水使用。
除了要增加處理環節外,中水回用的處理技術也是“軟肋”。記者了解到,中水回用技術按其機理可分為物理化學法、生物化學法和物化生化組合法等。據王振宇介紹,中水處理流程應根據中水原水的水質、水量及回用對水質的要求進行選擇,通常回用技術需多種污水處理技術的合理組合,即各種水處理方法結合起來深度處理污水,因為單一的某種水處理方法一般很難達到回用水水質的要求。這樣,中水回用處理成本就很高。
楊文平認為,目前中水回用不夠廣泛,主要是初期投資和處理成本較高。
業內人士介紹,一般建造中水設施一次性投入較自來水高2―5倍,日常運行成本又高于自來水,所以很少有人會放棄使用便宜、安全、方便的自來水而去用中水,已建的中水設施停止運行也就理所當然了。
除了中水回用處理設施“短板”外,管網等工程建設滯后同樣成為中水回用工作的“攔路虎”。
楊文平說,由于中水回用系統獨立于自來水供應系統,因此開展中水回用必然要求建設另一套給排水系統。由于中水回用有不同的途徑和用途,其給排水管網建設則更為復雜。
記者采訪中了解到,目前,甘肅省的污水處理廠大部分是國家投資建設,與其配套的污水收集管網則由地方政府配套。由于地方財力緊張,一些污水處理廠建成了,污水收集管網卻沒有配套“污水處理的收集管網都沒有,何談中水回用管網?”高林說。
產業鏈下游性價比差:中水成為品
“與自來水和地下水相比,中水無論如何沒有價格優勢。”已經被價格談判折騰得疲憊不堪的高林說。
在中水回用產業鏈中,下游用戶在“上水”與“中水”的效益核算對比中,中水“敗走麥城”,性價比很差。
2007年,華能平涼電廠與崆峒區給排水公司簽訂了“中水回用合同”,規定每日使用天雨污水處理廠的中水1萬噸。“但是,至今也沒有用上過1萬噸。”天雨污水處理廠廠長楊文平說。
“除了電廠用水結構變化外,價格也是主要問題。”王振宇說。
記者了解到,天雨污水處理廠目前的污水處理費是0.8元/噸。“而污水處理的直接成本是1 .86元/噸。”楊文平說“去年企業虧損額是860萬元。”
今年7月,天雨污水處理廠與平涼電廠商討中水價格問題“電廠每噸只給0.1元。”楊文平說,“而我們給電廠送水的電費每噸就要0.21元呢。”
對天雨污水處理廠的二級中水,平涼電廠在使用時還需要進行深度處理。為此,平涼電廠投資建設了深度處理設備“要將二級中水處理成電廠的冷卻用水,每噸的處理費在10元左右。”王振宇說“如果再處理成要求更高的鍋爐補給水,處理費就達到了20元。”
據了解,目前,平涼電廠除了使用自己的循環水外,還使用一定量的地下水。“使用地下水每噸只交0.15元的水資源費。”王振宇說“而甘肅省給電廠核準的地下水采水量指標,目前都根本用不完。”
很顯然,價格影響到中水的需求。“目前由于技術和規模問題,中水回用的成本偏高,超過了任何水源。”高林說。所以許多單位寧可使用自來水或者地下水,也不用中水,即就是中水水源很近,但卻沒有任何競爭優勢。
“每噸10元錢的水和每噸0.15元的水,你用哪個?”王振宇這樣問記者。高昂的成本,使中水成為品。
中水回用是一個完整的產業鏈,包括水源地→自來水公司制水→供水→使用→排水→治污→中水回用→水源地。記者采訪獲悉,這個產業鏈的斷裂,除了客觀的因素外,政府管理的缺位,也成為中水回用難的主因。
目前,我國還沒有一套適應中水回用的制度體系,包括中水回用標準、中水監管、中水工程投入等。同時,城市水資源管理比較混亂。
據胡松濤介紹,城市供水和污水分屬不同的管理部門,這種多頭管理,實際上變成了多頭制約。
高林說,發達國家均實施水的統一管理,使城市污水的治理能達到預期目的,污水回用也較順利。
此外,記者采訪發現,我國中水回用監管薄弱。這種薄弱不僅在項目立項環節,也存在于建成后的運行環節。
業內認為,這些因素的存在,使中水目前還難以承擔起“第二水源”的重任,既缺水又不能回用中水成為目前我國缺水面臨的zui大問題。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