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綿城市備受熱捧 水處理投資新機遇彰顯
4月27日,第二批海綿城市國家試點出爐,共有包括深圳、珠海等14個城市入選。據了解,本次海綿城市試點5月10日申報結束,不到一個月就出結果,體現出海綿城市國家重視度。消息稱,中央財政將對試點城市進行三年補貼,直轄市每年6億元,省會城市每年5億元,其他城市每年4億元。
何謂“海綿城市”?
每年7~8月,中國多地進入“雷雨模式”。這樣的天氣在帶來豐富降水的同時,也考驗著城市的“下水道”。如何有效解決城市內澇問題?在2013年底召開的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上,提出要大力建設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凈化的“海綿城市”理念。目前,“海綿城市”這一理念在一些城市嘗試推行,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海綿城市”的核心定義在于修復和保護城市水生態系統,充分發揮城市綠地、道路、水系等對雨水的吸納、蓄滲和緩釋作用,讓城市成為“會呼吸的海綿”,能在降雨時有效蓄水、避免城市內澇;干旱時釋放水資源,天然地起到調節作用。
事實上,大自然本身就是一塊天然的“海綿體”。每當降水形成時,雨雪或直接降落在江河湖海。然而,隨著工業化、城市化的推進,特別是“鋼筋混凝土”版的城市模式全面流行,城市自然“海綿體”慘遭破壞。
舉例來說,作為全國首批16個“海綿城市”試點之一,浙江嘉興市早在2011年就開始利用低影響開發技術打造“海綿城市”,即在城市開發建設過程中,合理控制開發強度,減少對城市原有水生態環境的破壞,留足生態用地,適當開挖河湖溝渠,增加水域面積。此外,從建筑設計始,全面采用屋頂綠化、可滲透的路面、人工濕地等技術,促進雨水積存凈化。
萬億級別“海綿城市”項目啟動
5月10日,第二批海綿城市國家試點申報結束,不到一個月就已出結果,體現了國家對海綿城市建設的高度重視。相比批16個試點城市,第二批試點城市數量相當,且大多為一二線發達省會城市,財政支付能力較強。
繼3月政府工作報告將海綿城市納入了“十三五”新型城鎮化建設重大工程、中國國家戰略百大工程項目后,住建部于3月18日印發了《海綿城市專項規劃編制暫行規定》,明確海綿城市專項規劃的八項規定內容,要求今年10月底前設市城市要完成海綿城市規劃草案,按程序報批。海綿城市規劃建設無疑已經成為各市今年的重要任務之一。
據不完全統計,2016年以來,僅武漢、濟南、成都、池州、遂寧、湛江等近20個城市的“海綿城市”總投資就達2671億元,總項目量達到2052個。有業內資深人士預測,海綿城市市場規模將達億萬級別。
國務院在印發的《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中也強調:“通過‘海綿城市’建設,將70%的降雨就地消納和利用,到2020年全國城市建成區20%以上的面積要達到目標要求,到2030年這一比例要提高到80%以上”。照此標準,若按照全國658個城市共計5萬平方公里的建成區估算,意味著2020年我國海綿城市建設總投資規模將達到2萬億,2030年總投資額將突破10萬億大關。
建設“海綿城市”是個精細活
近一年來,全國各地海綿城市規劃建設可謂如火如荼,然而,各地區由于沒有足夠的規劃、設計、建設施工經驗,建設模式有待探索,如何能“摸著石頭成功過河”,讓“海綿”真正吸水、蓄水,成為業內關注的問題。
在今年召開的全國兩會上,有多個提案提出要因地制宜建設海綿城市。但如何因地制宜,達到預期效果,在不同地區還存在爭議。
對此,海綿城市低影響開發工程實踐交流協會秘書長張穎夏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具體城市要結合其降雨情況、氣象情況、地下水情況、土壤情況、植物生長情況。無論是新建城區還是高密度的老城區都能通過‘滲、滯、蓄、凈、用、排’等手段的有機組合來實現對徑流和水質的控制,達到海綿城市建設的任務要求。”
北京建筑大學環境與能源工程學院院長李俊奇則認為,首先應該尊重科學。海綿城市的建設不能“一刀切”,過分地夸大或者貶低綠色雨水基礎設施的作用。“我國地域遼闊,水文地質、水資源、水環境等情況差別巨大。比如南方的一些地區土質是黏土,雨水下滲率很低,下凹式綠地的設計與其他土壤滲透性強的地方就有差別,需要在地下鋪設收集管,及時將過量雨水導出。”李俊奇強調。
污水處理迎投資黃金期
隨著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名單陸續落地,在政策持續加碼利好下,國內萬億元級別海綿城市建設項目將啟動,投資窗口開啟。其中,污水處理作為海綿城市建設的重要環節,投資前景值得關注。
《2016-2021年中國污水處理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指出,2011年我國廢水排放總量659.2億噸,2012年為684.8億噸,2013年為695.4億噸,2014年為716.2億噸,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隨著水資源日漸匱乏、水污染問題嚴重、廢水大量排出,污水處理處置迫在眉睫。
2015年4月,萬眾期待的《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水十條”)已經下發,業界預計到2020年,完成“水十條”相應目標需投入資金約4至5萬億元。
在“水十條”落地、建設海綿城市利好、國家對城市水污染高度關注、對地方落實加大監督的多重因素影響下,預計未來五年,污水處理市場銷售收入年均復合增長率為20%。到2020年,城市污水處理市場銷售收入達到1066.78億元,工業污水處理以及農村污水處理也將快速發展,污水處理將迎來黃金期。
(本文綜合人民日報、中國環境報、國家能源網、證券市場紅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