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環保產業未來發展前景十足樂觀
國務院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主席季曉南表示,實現資源節約利用和改善生態環境需要增加投入,難免增加企業成本,調整產業結構,整治甚至關停高污染企業短時間內會影響經濟發展速度。解決這個矛盾的根本出路就在于踐行五大發展理念,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堅持綠色發展。其中一個十分重要的方面,就是大力發展綠色環保產業,在這方面,我國具有極大的發展空間和潛力。
根據E20研究院的數據顯示,中國的環保產業年均增長速度接近18%以上,環境服務業的增長速度更是高達30%。并且,目前60%的環境治理需求還沒有被市場挖掘,在被識別的市場中,20%的需求是供大于求的,20%的需求是被政府錯誤的配置而扭曲的。可以肯定的是,中國的環保產業在“十三五”期間還有很大的市場空間釋放。
E20研究院在面向產業發布的《認知中國環境服務業(2015)》預測:到2020年,環保產業(不含環境友好產品)產值將達到3.7萬億,環境服務業的營業收入將達到1.3萬億。因此,從市場空間而言,隨著治理需求的不斷釋放,中國的環保產業市場很快會趕超美國,成為大的產業市場。
從蹣跚起步到成為世界大的環保產業市場,中國環保行業的發展不可謂不驚心動魄。在中國宜興環保科技工業園管委會主任朱旭峰看來,我國環保產業劃分為明顯的兩個階段,而新環保法的出臺是分水嶺。
朱旭峰認為,在新《環保法》實施以前,中國的環境保護產業比較落后,是一個亂世,一個假產業、偽產業、低水平治理的產業,存在大量應付性工程,行業規則主要是低價競標。中國的環境保護產業切實步入了“真產業”時代。具體有五方面的變化。首先,開啟了綜合治理的模式,生態文明成為了主導發展的戰略核心。其次,進入了效果時代,一切服從于效果。第三,進入了技術時代,資本的力量不能替代技術。第四,進入了第三方治理時代,讓專業的機構做專業的事情。后是進入了增產的時代。大量原來沒有搞過環保的外行都進入了環保產業,大量的資本進入了環保產業。
前途光明,路途坎坷。經過二十多年發展,已經在污水、大氣、固廢處理處置以及環境服務等重點領域,我國環保產業形成了涵蓋環境咨詢、環保設備、工程設計、設施運營維護的多元化產業格局。盡管近年“氣十條”“水十條”等政策扶持力度加大,引導了環保產業市場化、規模化擴容,但環保產業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仍處于發展初期,要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產業還有較大差距,而成為大環保市場,更是需要一番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