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在農村污水處理領域屢見不鮮的“曬太陽工程”,如今在縣域垃圾焚燒行業也出現了。近日,“環保圈”走訪多個縣域垃圾焚燒項目發現,由于設備無法持續穩定運行,部分縣域垃圾焚燒項目建成即“趴窩”,個別項目甚至出現爛尾。而據業內人士估計,此類項目可能占到總數的一半以上。
究其原因,一是由于小型焚燒設備技術難度較高,從業者魚龍混雜,專業水平層次不齊;二是因為業主缺乏鑒別能力,被設備廠家“忽悠”??傮w來看,該行業仍處于起步階段。事實上,縣域垃圾焚燒領域還是有品質好,能夠穩定運行,并且在線監測聯網的項目。但業主需要擦亮雙眼,選擇有業績、有成功案例的廠家進行合作,而不是“決策只看一張PPT”。
1 項目建成近3年未運行,成為“曬太陽工程”
從陜西某縣城出發,向南開車3公里左右,就會到達一個生活垃圾處理場。填埋場旁邊是一個小院,門口掛著“X縣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項目”的牌子。從大門進去,里面是一座白色外墻的建筑,上面寫著“滲濾液處理車間”幾個字。事實上,這個滲濾液車間是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項目的配套設施,用來處理垃圾焚燒前發酵產生的滲濾液。
白色建筑內,擺著幾塊展板,上面介紹了這個項目的概況——占地面積5500m2,處理規模80t/d,配置1臺處理量為80t/d的機械爐排焚燒爐,以及1臺5.6t/h的余熱鍋爐。通過這些信息可以得知,這個“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項目”其實就是一個縣域垃圾焚燒項目,主設備是一臺80t/d的機械爐排焚燒爐。
展板上的信息顯示,該項目完工距離現在已經快3年了。但“環保圈”在現場看到,那臺80t/d的機械爐排焚燒爐如今并未運行,整個廠區靜悄悄的,聽不到任何機器運行的聲音。經了解,2021年項目建成后,曾經試運行過,但發現“水路跟不上”(爐排爐需用冷卻水進行散熱)。同時,由于80噸/日的爐子較小,遇到一些轉頭瓦塊等容易把進料口卡死,所以他們又在前端建了一個垃圾分揀站,提前將大件垃圾揀出去。工作人員表示,等這些配套的輸水管道、垃圾分揀站建好之后,項目就可以正式運行了。
當然,從業主方、設備方的角度看,他們還是想繼續做下去的。項目雖然未運行,但廠子里仍保持著7-8名工人在崗,那些卡殼的問題也正在解決之中。
而在距離這個縣100多公里遠的另外一個縣,那里的垃圾焚燒項目已經爛尾了。“環保圈”在現場看到,深灰色的廠房雖然已經建完,但里面的設備仍未安裝完成,出渣車間也是空蕩蕩的。整個項目看不到一個工人,連看大門的保安也沒有,“設備拉走了都沒人管”。按照計劃,這里本應該建設1條日處理能力50t/d的裂解氣化作業線?,F場展板還顯示,項目后來又追加建設了一個9t/d的餐廚垃圾處理廠,投資1150萬元,鋼結構框架都已經搭好了。
據說,項目爛尾的原因,一般要么是資金不到位,要么是手續辦不下來。而這個項目大概率是因為手續原因停工的,因為如果是資金問題,就不會追加后來的餐廚垃圾處理廠了。
當然,手續問題的原因也很復雜,可能是工藝路線不對,或者是設備技術不行,導致可研、環評等難以通過。
2 “越窮的地方越浪費”,還會占用珍貴的項目指標
其實,類似以上兩個縣域垃圾焚燒項目“曬太陽”的現象,在其他地方也有,并且還不少。
以四川某縣為例,前些年曾經投資7000多萬元興建過一個垃圾焚燒廠。但由于工藝問題,一直沒能運行起來。廠房后方的填埋場已經堆滿了白花花的垃圾,臭味引來一群又一群的烏鴉,現場不堪入目。
再比如內蒙古某旗生活垃圾及餐廚垃圾處理工程項目采用高溫熱解工藝建在工業園區,計劃處理全旗生活垃圾100d/t,餐廚垃圾10t/d。2020年4月舉行開工儀式,2021年1月投產,實際焚燒生活垃圾不足30t/d,沒有煙氣在線檢測系統。
據了解,縣域垃圾焚燒項目主要適用于西部,因為東部地區人口稠密,早已上馬了大型垃圾焚燒項目。而西部地區地廣人稀,垃圾產生量少,運距遠,所以更適合小規模的焚燒設備。但是,西部地區本來財政承擔能力就比較差,垃圾焚燒項目又動輒幾千萬元,一旦出現“曬太陽工程”,就會產生非常大的投資浪費,導致“越窮的地方越浪費”。
同時,這些“曬太陽工程”還會占用珍貴的項目指標。因為垃圾終端處置項目具有“唯一性”,項目都要立項進入發改委項目庫。如果項目“趴窩”,后續再想申請一個新的就不是那么簡單了。
新的申請不了,老的要想技改也很難。因為垃圾焚燒設備是垃圾處理廠的核心設備,整個廠區的結構、布置、高度、承重等都與其息息相關。一旦焚燒設備發生改變,其他設計就都要跟著變,絕大部分就成了“一堆廢鐵”。
除了垃圾焚燒項目“曬太陽”之外,還有一個潛在的問題目前尚未暴露,就是“余熱鍋爐一刀切”。在當前雙碳政策和廢棄物資源循環利用的大背景下,很多業主都希望垃圾焚燒項目能夠配套余熱鍋爐,進行余熱利用。但在業內人士看來,這個問題不能太理想化,要根據實際情況決定。這是因為,余熱鍋爐屬于特種裝備,運維人員工資相比其他工種更高,多出一套余熱鍋爐,不光建設投資會增加,人員工資也翻了一倍不止。而這些投入后期能否通過余熱利用收回,目前還有太多的未知數。
比如,利用余熱發電,現在電網并不配合這種小型垃圾焚燒發電的概念;利用余熱供熱,大多數縣城已經有一套成熟的供熱體系,小型垃圾焚燒廠這點蒸汽對他們來說只是個零頭;供給工業企業,能否找到下游用戶,怎么把蒸汽輸送出去,也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傊?,余熱利用要積極,同時也需謹慎,不能極端化、一刀切地去做事情。要先算清楚經濟賬。應該讓業主清楚地了解其中的優點和缺點,然后綜合判斷選擇。
綜上所述,不管項目“曬太陽”也好,還是余熱鍋爐“一刀切”也好,都說明當前縣域垃圾焚燒領域存在一些亂象,亟需進行糾正。
而現在這個階段,又恰好是縣域垃圾焚燒“大干快上”的時候,如果不對這些問題引起重視,再過幾年,等到大批項目上馬并出現問題后,再想補救就來不及了。
3 行業魚龍混雜,業主“被忽悠”
縣域垃圾焚燒為何會出現這些亂象?與幾方面因素有關。
第一個原因,就是業主考察不到位,被外行“忽悠”了。相比于東部地區,西部更加注重“關系”,考察業績項目走馬觀花。導致很多時候,業主不能完全客觀地去評判工藝和設備的優劣,而是會受到很多“場外因素”的干擾。
其實,業主也不希望找一家能力差的企業,他們也想把項目做好,只是受制于各方面因素。而一旦選擇了某家企業,后面業主就被企業“綁架”,有苦難言。
第二個原因,是當下縣域小型焚燒設備魚龍混雜,行業水平層次不齊。事實上,大型焚燒項目也講究“關系”,甚至拼得更厲害,但為什么他們沒有那么多爛尾項目和“曬太陽工程”?其實還是因為大型焚燒設備比較成熟,經歷多,無論是誰來做,都不至于太差。其次,大型焚燒項目基本上都是BOT模式,對于工藝設備的選擇,他們更上心謹慎,而且決策者本來就是專業內人士。
但是,縣域小型焚燒設備目前還處于起步階段,有很多“外行”跨界進來,有的來自于機械制造行業,有的來自工程建設領域。他們在垃圾焚燒設備方面基礎研究欠缺,經驗少,總覺得燒垃圾是一件很簡單的事。其實隨著國家環保標準要求越來越高,對垃圾焚燒行業管控越來越嚴格,垃圾焚燒尤其是縣域小型垃圾焚燒已經是一件很有難度的事。
創新是當下非常具有正能量的事,選擇了這個行業,也不會有人故意不把項目干好。但是這個行業恰恰不支持理論想象和實驗室就可以出成熟的技術和產品,先PPT拿項目,遇到問題解決問題。既然是PPT上,理想化的內容就會越來越多,也都是業主想聽的內容。
第三個原因,縣域小型焚燒設備本身就有很高的難度。當前,還有一些原本制造大型焚燒爐的企業開始試水小型焚燒設備。但其實大型焚燒爐與小型焚燒爐還是有很大區別,不是大爐子做得好,小爐子就一定能夠做好。
究其原因,國內大爐子很少有基礎研發的,而且大爐子容量比較大,相對“容錯率”也會比較高。而小爐子本身體積就小,容錯率低,焚燒過程稍微出現一點狀況,就會影響煙氣達標。
其實從當下的情況看,大型焚燒設備廠家也未必愿意涉足小焚燒領域。因為同樣做一個項目,不管大小,哪個環節也不能少。而且小焚燒的每個項目實際需求都不太一樣,跟大項目比還需要在每個項目的工藝設計上下很大功夫。大型焚燒項目體量大,投資多,利潤也豐厚。而小型焚燒項目利潤空間小,項目建設整體不可控等因素也會增加風險。
總之,縣域垃圾焚燒目前仍處于起步階段,項目從設備選型、工藝計算、技術驗證、各環節硬件性能調整到真正形成經驗,都需要一定時間的積累,導致很多項目變成了“小白鼠項目”。
4 選擇有成功案例的企業,不要“決策只看一張PPT”
說了這么多,如果現在一個西部地區的縣想要上馬垃圾焚燒項目,究竟應該如何選擇?
首先,選擇設備最好要有成功的案例可供參考分析,而不是“決策只看一張PPT”。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最好能到現場考察一下,眼見為實。
建議業主去現場考察的時候,除了看看運行設備,還要了解案例的實際運行歷史數據臺賬,包括在線監測聯網等環保設施的運營情況,通過案例項目的當地住建部門、環保部門也可以了解到很多實際情況。
其次,余熱利用還需要縣政府統籌來規劃,縣上有哪些用熱單位,是采用園區式還是輸送式,這些都不是一家企業能夠主導的。
在決策方面,陜西漢中的留壩縣從2020年7月開始考察,到2020年12月正式決定,他們花了近半年時間來考察、比對,國內縣域小型垃圾焚燒項目幾乎都看遍了。
初步確定采用意向公司產品后,他們還偷偷跑去案例項目“暗訪”,跟著項目周邊垃圾壓縮站的垃圾車,看看這些垃圾是不是真的運到焚燒廠里被燒掉了。從垃圾收集到壓縮站,再到垃圾焚燒廠,他們一路跟蹤,連車輛上的垃圾傾倒都拍了照片,最終才確定這個垃圾焚燒廠確實真的是在運行。
最終,項目建成后,雖然只有30噸/天的體量,但卻能持續穩定地達標運行,污染物排放檢測也能與監測平臺聯網,極大地解決了讓縣政府頭疼的垃圾填埋“沒地填”問題。
總之,縣域垃圾焚燒如今已是大勢所趨。垃圾填埋已經走進“死胡同”了,對于廣大西部地區來講,縣域小型焚燒設施已是解決垃圾問題的迫切需求。但是,鑒于小型焚燒設備目前魚龍混雜,業主必須擦亮雙眼,真正地拿成功案例說話,才能避免出現“曬太陽工程”,規避相關的決策風險。
希望未來,西部地區各縣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小型垃圾焚燒設備,成功解決垃圾處理難題,共同建設好美麗中國。
原標題:半數項目建成后“曬太陽”?縣域垃圾焚燒爛尾預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