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以來,天津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以海洋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為核心,統籌謀劃,接續發力,持續深入打好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加快推進美麗海灣保護與建設,各項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堅持陸海統籌,治污合力更強。堅持把入海河流總氮治理、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等作為渤海綜合治理的重中之重,推進陸海水質協同改善。入海河流總氮治理方面,運用“溯源明責四步法”開展總氮產排污核算,分析污染源構成,深度排查溯源,找準問題根源,“一河一策”落實總氮治理和管控要求。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方面,完成1035個入海排污口排查溯源和分類整治,開展整治成效“回頭看”評估,建立動態更新機制。2023年,我市12條入海河流保持穩定消劣,近岸海域水質優良比例達到70.9%,今年上半年持續鞏固改善趨勢,海灣生態環境質量穩步提升。
堅持生態優先,保護成效更實。以美麗海灣建設為統領,持續強化海洋生態保護修復,推動實施中新生態城臨海新城北堤、臨港保稅區中港池北部岸線、南港工業區東部生態廊道等16個重點生態修復工程,提升岸線生態功能,拓展生態空間。持續加強海洋生物資源和生態系統保護,劃定540公頃遺鷗生態保育區。投放人工魚礁,促進大神堂牡蠣礁群生境恢復。持續開展漁業資源調查和規模性增殖放流,每年向渤海灣投放各類苗種超10億單位;海警、漁業、海事等部門開展伏季休漁聯合執法,清理取締涉漁“三無”船舶,海洋生物資源逐步恢復。
堅持協同共進,護海格局更大。發揮京津冀協同發展優勢,積極拓展津冀海洋生態保護領域合作,推動建立津冀近岸海域聯合保障機制,在美麗海灣建設、入海河流治理、入海排污口監管、海洋傾倒區選劃、標準制定等領域廣泛開展協同和合作。生態環境、水務、氣象、農業農村、規資、海事、海警等涉海部門持續深化協作機制,在監測預警方面,建立近岸海域水質聯合會商機制,加強信息共享,及時分析研判;在污染源監管方面,建立船舶污染物聯合檢查機制,實現“船-港-城”污染物轉移全過程有效銜接、閉環管理;在海洋垃圾治理方面,建立“海上環衛”工作機制,實現監測、收集、打撈、運輸、處置全鏈條治理;在執法協作方面,每年聯合開展“碧海”專項執法行動,嚴厲打擊各類涉海環境違法行為。
堅持多向發力,監管效能更高。出臺《天津市海水養殖尾水污染物排放標準》,指導幫扶海水養殖企業提升改造尾水處理設施工藝,促進海水養殖產業綠色健康發展。持續推進海洋環境應急能力建設,海上一次溢油控制清除能力達到2200噸。建成400噸級海洋環境調查監測船舶,海洋生態環境現場監管能力進一步增強。建設海洋生態環境綜合管理系統,實現海洋環境質量、入海排污口、海洋工程等生態環境業務要素“一張圖”管理,信息化監管能力進一步提升。
下一步,我們將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突出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以推動海洋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為核心,聚焦美麗海灣建設主線,進一步強化河海共治、區域聯動、系統治理,健全陸海統籌的生態環境治理制度體系,不斷提升海洋生態環境治理能力,為美麗天津建設做出新的貢獻。
來源:海洋處
原標題:天津渤海綜合治理與美麗海灣建設取得明顯成效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