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第一部專門關于民營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營經濟促進法(草案征求意見稿)》(下稱“草案”)于10月10日發布,并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草案由17家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單位組成的工作專班編制,充分聽取了民營企業代表、專家學者的近千條意見建議,將用于營造有利于包括民營經濟在內的各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法治環境和社會氛圍。
《國務院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情況的報告》顯示,2012年到2023年,民營企業占全國企業總量由79.4%提高至92.3%。而一直以來,民營企業也是環保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據全聯環境商會梳理,全國已培育出五批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其中環境領域533家,有83%是民營企業,這些環境小巨人企業平均壽命達16.5年,遠超中國中小企業2.5年的平均壽命,為我國經濟發展注入了創新活力。
專家表示,發展新質生產力,民營經濟大有可為,且社會各界普遍希望通過立法解決民營經濟發展中面臨的問題。因此,這份草案將讓廣大民營企業和企業家吃下“定心丸”,激發民營經濟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為穩定市場預期、提振發展信心,草案從公平競爭、投資融資、科技創新、規范經營、服務保障、權益保護、法律責任等方面作出規定。
其中,公平競爭、科技創新等也是環保近兩年的熱議話題,尤其是公平競爭。草案明確了,將落實公平競爭審查制度,規范招標投標、政府采購等行為,促進民營經濟組織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強調市場準入負面清單以外領域包括民營經濟組織在內的各類經濟組織依法平等進入。從業者曾用“國企強勢崛起,民企勉強喝湯,外企逐漸沉寂退出”來形容國內環保市場近十年的發展情況,可見民企在激烈市場競爭中的無奈。
針對“國進民退”現象,為有效釋放民營經濟活力,2023年以來,國家層面多次亦出臺了政策文件。11月發布的《關于規范實施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新機制的指導意見》(“115號文”),要求市場化程度較高、公共屬性較弱的項目,應由民營企業獨資或控股;關系國計民生、公共屬性較強的項目,民營企業股權占比原則上不低于35%。最高法發布的《關于優化法治環境 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指導意見》,特別提到對陷入困境的民營企業,要求完善相關重整機制和配套制度,加大挽救力度,推動有效化解民營企業債務鏈條。
今年,六部門聯合發布《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特許經營管理辦法》(“17號令”),進一步明確鼓勵民營企業通過特許經營模式參與到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服務中來,其中明確了特許經營期限原則上不超過40年,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適當延長。
“115號文”和“17號令”都提到了鼓勵民營企業通過直接投資、獨資、控股、參與聯合體等多種方式參與特許經營項目,受此影響,環保項目市場變動頻頻,一些由國資單獨拿下的項目,正陸續終止,如江西信豐縣8.7億元的城鄉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項目、贛州市贛縣區城鄉供水新改擴建項目特許經營權采購項目等等。
9月份,生態環境部印發的《生態環境部門進一步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若干措施》中強調,將符合條件的民營企業污染治理等項目納入各級生態環境資金項目儲備庫,一視同仁給予財政資金支持。這份文件的出臺,旨在進一步指導生態環境部門更好支持服務民營經濟發展,發揮民營企業在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以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增創民營經濟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與此同時,國家發展改革委在新聞發布會上透露,將提前下達明年部分“兩重”建設項目清單和中央預算內投資計劃,“在兩個1000億項目清單和投資計劃當中,城市更新占有一定的比例,主要安排城市燃氣、供排水、供熱等管網建設”,更是直接給機會到水處理細分領域。“進一步規范行政執法單位涉企行政執法行為,更多采取包容審慎監管和柔性執法方式,不能違規異地執法和趨利執法,不能亂罰款、亂檢查、亂查封。”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的一番介紹,表明將為民營企業生產經營“松綁”。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