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環保行業遭遇了整體性的困境。所有困難,歸根結底其實都是同一個原因——客戶沒錢。從政策角度講,國家的生態環保政策其實一如既往給力。項目方面,各地釋放的項目也不在少數。但從企業角度看,大家卻都很謹慎,有項目也不敢拿,害怕回不來款。
面對全行業困境,光靠環保企業自身恐怕難以解決問題,必須在行業外、源頭上,解決客戶沒錢的問題。
好消息是,近期的一系列政策,讓我們看到了問題解決的希望。9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明確將推出一攬子經濟刺激政策。10月12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財政部部長藍佛安等介紹“加大財政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10月17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倪虹又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住建部將會同財政部、人民銀行等,打出一套“組合拳”,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
這些看似與環保無關的消息,其實都有利于增加地方政府收入、化解債務危機,解決地方政府“沒錢”的問題。而最新的一則消息是——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又印發了《關于解決拖欠企業賬款問題的意見》(下稱《意見》),對推進解決拖欠企業賬款問題作出系統部署。
一方面,從源頭上解決“沒錢”的問題;另一方面,系統部署解決拖欠企業賬款問題的《意見》。雙管齊下,環保行業的應收賬款問題終于迎來了解決的曙光。
1 全行業的營業收入,都堆在了應收賬款上
從年初到現在,環保行業的應收賬款問題愈演愈烈。
早在4月,第25屆中國環博會上,很多同行就紛紛“吐槽”回款問題。汩鴻(上海)環保工程設備有限公司董事長朱瓏瓏表示,現在民營環保企業遇到的一大問題就是應收款收不到,干了活,收不到錢,很糟糕。到了7月,應收賬款高企的惡果逐漸顯現。福建泉州某垃圾外運項目棄標,廣東汕尾14座鄉鎮污水處理廠資金鏈斷裂爛尾,廣東東莞某環衛項目拖欠員工工資。一個月內三起事件,背后都與“缺錢”有關。
環保行業缺錢,還導致一大波企業扎堆出讓環保資產。首創環保轉讓新加坡ECO公司100%股權,北控水務轉讓了貴州環境能源交易所有限公司10%股權,四川省環保產業集團有限公司13%股權掛牌轉讓……其中有的是為了資產優化,但也有的是為了變現自救。
進入8月,應收賬款的矛盾越來越尖銳,導致了兩起行業矚目的事件發生。一起是“巴安水務退市事件”。另外一起事件是“萬德斯狀告城管局”。從面上看,巴安水務與萬德斯的情況并非個例。
8月底,“環保圈”對150家A股上市環境企業的應收賬款進行了統計,結果發現,上半年150家環保企業的累計應收賬款已高達2036億元,平均每家13.6億。而在2023年底,這一數據還是1873億,半年增長了8.7%,無論是規模還是增速,都再創歷史新高。深溪咨詢的統計也表明,今年上半年,227家A股及港股環保上市公司應收賬款合計高達約3496億元,同比大增15%。而應收賬款占營業收入的比重,也終于突破了100%,高達114%。
換句話說,環保行業全行業的營業收入,如今都堆在了應收賬款上面。
2 一攬子經濟刺激政策,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
面對嚴峻的形勢,“環保圈”也曾采訪業內人士,提出各種各樣的解決建議。但尷尬的是,從根本上講,當下這種困境的根源并不是環保企業造成的。所以環保企業再努力,也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要想解決環保行業的困境,只有從地方政府化債入手,解決“客戶沒錢”的問題。
好在,時間來到9月底,這一問題終于看到了解決的曙光。
9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明確提出將推出多項重要增量政策,涉及房地產、資本市場、財政貨幣逆周期調節等一攬子經濟刺激政策。這里面,與環保行業關系最密切的,就是下面三項政策:
1、超長期特別國債
中共中央政治局9月26日召開的會議提出,要發行使用好超長期特別國債和地方政府專項債,更好發揮政府投資帶動作用。根據財政部數據梳理,截至9月27日,今年超長期特別國債已發行7520億元,待發行額度為2480億元。10月份至11月份,還有6期超長期特別國債待發行,將于11月中旬發行完畢。
財政部部長藍佛安也表示,今年要發行1萬億超長期特別國債,用好2023年增發國債資金,全年一般公共預算支出規模達到28.55萬億元,持續保持較高的支出強度,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2、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
10月12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請財政部部長藍佛安、財政部副部長廖岷、財政部副部長王東偉、財政部副部長郭婷婷介紹“加大財政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藍佛安表示,按照9月26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部署,財政部在加快落實已確定政策的基礎上,圍繞穩增長、擴內需、化風險,將在近期陸續推出一攬子有針對性增量政策舉措,包括四方面措施。比如,今年要加力支持地方化解政府債務風險,較大規模增加債務額度,支持地方化解隱性債務,地方可以騰出更多精力和財力空間來促發展、保民生。
中央財政在2023年安排地方政府債務限額超過2.2萬億元的基礎上,2024年又安排1.2萬億元的額度,支持地方特別是高風險地區化解存量債務風險和清理拖欠企業賬款等。
Wind數據也顯示,截至9月27日,年內新增專項債發行規模已達到約34933億元,占全年限額(39000億元)約為89.6%。8月份以來,新增專項債發行顯著放量,其中8月份新增專項債發行規模約達到7965億元,9月份至今發行規模約達到9219億元,預計將刷新年內單月發行量最高紀錄。
3、房地產“組合拳”
9月26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要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釋放出穩地產的信號。隨后,各大城市紛紛放松限購政策,為樓市松綁。10月17日,住建部部長倪虹在新聞發布會上也表示,住建部將會同財政部、自然資源部、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等部門,指導各地迅速行動,抓存量政策落實,抓增量政策出臺,打出一套“組合拳”,推動市場止跌回穩。
在政策“組合拳”的發力下,市場端已現積極信號。“房地產市場在系列政策作用下,經過三年的調整,已經開始筑底。”倪虹表示,從市場反應看,很多城市、很多項目看房量、到訪量明顯上升,銷售量也有不同程度的增長,房地產的主要指標明顯好轉。
以上三項政策,表面上看似乎與環保行業無關,但其實都有助于改善回款的問題。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化解政府債務風險,可以直接促進地方政府財政狀況好轉。而房地產“組合拳”,則在長期上有助于增加地方政府收入,改善支付水平。
這些舉措,都有利于解決地方政府“沒錢”的問題,從而帶動環保工程項目與應收賬款的改善。
3 中辦國辦印發《意見》,系統部署解決拖欠企業賬款
解決應收賬款問題,需要“標本兼治”。如果說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是“治本”,從源頭上解決“沒錢”的問題。那么出臺《關于解決拖欠企業賬款問題的意見》就是“治標”,直接對癥下藥。
10月18日,新華社消息,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關于解決拖欠企業賬款問題的意見》,對推進解決拖欠企業賬款問題作出系統部署。具體來講,《意見》提出了十幾點要求:
要健全拖欠企業賬款清償的法律法規體系和司法機制。
要加強政府投資項目和項目資金監管。定期檢查資金到位情況、跟蹤資金撥付情況。
完善工程價款結算制度。
加強政府采購支付監管。
要健全防范化解大型企業拖欠中小企業賬款的制度機制,并加強執法監督。
督促國有企業規范和優化支付管理制度。
要優化拖欠中小企業賬款投訴管理運行機制,建立全國統一的違約拖欠中小企業款項登記(投訴)平臺。
健全投訴督辦約束機制。
要強化組織保障和監督,強化部門協同,加強對重點領域、重點行業拖欠成因及防范化解舉措的研究,合力解決拖欠企業賬款問題。
健全失信懲戒機制。強化審計監督。
雖然《意見》的全文還未公布,這些措施的詳細內容還不知道。但從架構上看,這些措施涉及到解決拖欠企業賬款問題的方方面面,是一整套的系統部署。
同時,《意見》還強調,各地區各部門要充分認識解決拖欠企業賬款問題對維護企業權益、穩定企業預期、增強企業信心的重要意義,結合本地實際和自身職責,扎實做好各項工作。也就是說,各地區各部門要提高對這一問題的重視程度,充分認識到它的重要意義。對于這一《意見》的影響,從某種意義上說,環保行業或許是最為受益的行業之一。
華創證券就表示,環保和綠電是應收賬款拖欠的情況較為嚴重的行業。環保公司的項目有很多以PPP模式展開,由于近年來地方債務壓力加大,企業積累了較多的應收賬款拖欠。綠電企業也面臨風光電站補貼電價無法順利收回的問題,同樣積累了較多的應收賬款。隨著地方債務化解,環保行業的應收賬款有望逐步解決,改善相關企業現金流。
總之,國家層面已經積極作出部署,從“治標”和“治本”兩方面著手解決應收賬款問題。未來,這些政策的實施效果如何?讓我們拭目以待。
希望這些政策能夠改善地方政府的支付水平,妥善解決環保行業的應收賬款難題。
原標題:解決拖欠企業賬款問題,“王炸”來了!